冰水飛濺浸沒試驗箱作為檢測產品低溫防水性能的關鍵設備,其測試數據的準確性直接影響產品質量判定。若設備長期使用后未及時校準,易出現溫度偏差、飛濺強度不足等問題,導致測試結果失真。下面為大家分享一套實用的校準方法,幫助企業和操作人員規范完成設備校準,保障試驗可靠性。

一、校準前準備工作
校準前需做好三項核心準備,避免因前期疏漏影響校準效果。首先是工具準備,需準備經計量認證的標準設備,包括精度為±0.1℃的鉑電阻溫度計、量程匹配的壓力傳感器、秒表及校準記錄表格;其次是設備檢查,確認試驗箱無明顯損壞,水箱內無雜質,飛濺噴嘴無堵塞,電路及制冷系統運行正常;最后是環境控制,將校準環境溫度穩定在23±5℃,相對濕度控制在45%-75%,避免強光直射及氣流干擾。
二、核心項目校準步驟
(一)溫度校準
溫度是冰水試驗的關鍵參數,需分三步校準。第一步,在試驗箱水箱內均勻布置3個標準鉑電阻溫度計,分別置于水箱中心、靠近制冷蒸發器處及靠近飛濺噴嘴處;第二步,啟動設備制冷系統,將水溫降至0±0.5℃,穩定運行30分鐘后,同時記錄標準溫度計與設備自帶溫度顯示儀的數值;第三步,每隔10分鐘記錄一次數據,連續記錄3組,計算每組數據的偏差值,若偏差超過±0.3℃,需調整設備溫度傳感器或校準顯示儀。
(二)飛濺強度校準
飛濺強度直接影響試驗模擬效果,校準需借助壓力傳感器完成。首先,將標準壓力傳感器固定在試驗樣品放置區域的中心位置,傳感器探頭朝向飛濺噴嘴;其次,啟動飛濺系統,調節至設備額定工作壓力,穩定運行15分鐘;最后,記錄傳感器顯示的壓力值,與設備設定壓力值對比,若偏差超過±5%,需檢查噴嘴是否堵塞、管路是否漏氣,必要時更換噴嘴或調整壓力調節閥,確保飛濺強度符合標準要求。
(三)浸沒時間校準
浸沒時間校準需使用秒表同步計時。先將試驗樣品固定在預設位置,啟動設備浸沒程序;當樣品浸入水中時,按下秒表開始計時,設備顯示浸沒時間結束時,停止秒表;對比秒表記錄時間與設備顯示時間,重復測試3次,若單次偏差超過±1秒,需校準設備時間繼電器或調整程序設定參數。
三、校準后驗證與記錄
校準完成后,需進行驗證試驗確保效果。選取一個標準測試樣品,按照正常試驗流程進行一次完整的冰水飛濺浸沒試驗,記錄試驗過程中的溫度、飛濺壓力及時間參數,確認所有數據均在標準允許范圍內。同時,需詳細填寫校準記錄,內容包括校準日期、校準人員、設備型號、標準器具信息、各項目校準數據、偏差值及調整措施,記錄需留存歸檔,作為設備維護及計量溯源的依據。
此外,建議每6個月對冰水飛濺浸沒試驗箱進行一次全面校準,若設備出現故障維修或長期停用后重新啟用,需額外增加一次校準,確保設備始終處于精準運行狀態,為產品質量檢測提供可靠保障。